忆往昔,山河破碎浴血路;
看今朝,国泰民安守初心;
以史为鉴,铭记山河曾泣血;
向光而行,守护和平再扬帆;
枪林弹雨里,先辈用生命换家国安宁;
岁月静好中,吾辈以奋斗续复兴华章。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9月3日上午,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我校举办以“铭记历史、铸魂育人”为核心,将红色教育与思政课堂深度融合,通过系列活动,把历史记忆转化为思政育人的鲜活素材,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师生心中扎根生长。
9月3日上午,一场跨越时空的“沉浸式思政课”在校园里展开——全体师生集中观看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”阅兵仪式直播,让震撼的视听场景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。
当护旗手护卫着五星红旗庄严前行,当抗战老兵方阵带着岁月的沧桑缓缓驶过,当现代化装备方阵展现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,屏幕内外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。
当国歌在阅兵中响起,同学们纷纷起身,从低声哼唱到齐声高唱,歌声与受阅方阵的步伐同频,爱国的旋律在校园回响。
教师们不再是单纯的“组织者”,而是思政教育的“引导者”:在仪仗队正步走过时,讲解“整齐步伐背后是民族的凝聚力”;在老兵镜头出现时,讲述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的抗战故事;在装备展示环节,串联从“小米加步枪”到“大国重器”的奋斗史。
“观”的震撼需要“思”的沉淀,“情”的共鸣需要“言”的表达。观影结束后,同学们将所思所感录制了下来,此刻,大家不再是“照本宣科”,而是结合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,讲述自己的真实感悟。
这些充满真情实感的话语,不仅是学生思政素养的“真实反馈”,更成为校园里的“思政活素材”,形成了“以思促学、以学践思”的思政教育闭环。
当阅兵的震撼仍在回响,全校师生把感动凝于笔尖,将自豪化为担当,让爱国的心跳与强国的脚步同频共振。
观影结束后,孙校长发表讲话。他强调,全体教师以把本次阅兵为思政课的教育契机,看历史、看强军、看未来。新学期,愿每位老师把“国之大者”融入课堂,做历史的讲述者、强军的诠释者、复兴的引路人,用行动写下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新答卷。
此次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,是我校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生动实践——它以历史为锚点,让思政教育有了“厚度”;以学生为主体,让思政教育有了“温度”;以实践为路径,让思政教育有了“力度”。
未来,我校将继续挖掘红色资源、创新教育形式,把思政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,引导学生在铭记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传承精神中勇担时代使命,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